“期货市场在满足企业套期保值等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企业需要一个强大的现货市场,尤其是以交易所形式存在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有业内专家在4月27日新华(大庆)商品交易所开业仪式上向本报记者如是表示。
理论上讲,完善的市场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现货市场、中远期市场和期货市场,三者互为补充,共同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一不可。从欧美市场发展经验来看,现货市场是期货市场的基础。但就我国而言,长期存在“重期货轻现货”和“重投机轻交割”的现象。
现货电子交易,一方面为生产厂家、贸易商提供网上竞卖、竞买、投标交易、超市购销交易及仓库货品查询;另一方面还提供最新买卖盘、物流与价格信息等,用户可以大幅度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在WTO范畴内,交易所就是将服务贸易、货物贸易、知识产权三者统一起来的平台。”新商所股东方代表熊韶辉认为,交易所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能将贸易、仓储、物流、金融等四个方面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性的服务方案。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现货交易所总数已近300家,2012年交易金额预计超过2万亿元,加上各类B2B电子商务平台,预计总数将超过3000家,年交易金额突破4万亿元。随着网络经济和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商品现货交易所正在向集金融流、物流、信息流三位一体的24小时不间断的网络交易与流通方向发展。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教授认为,大宗商品现货及中远期交易市场的大发展,是期货市场发展滞后的产物。现货市场有需求,国民经济和实体经济有需求,但期货市场却不能满足这种需求,而带有自发“草根性”的现货和中远期交易市场却更能“接地气”。
“政府一直在强调产业升级转型,那么市场的组织形式和交易方式也应有升级换代的需求。”胡俞越进一步分析称,过去的交易都是“三现”:现场、现金、现货,而现在是电子交易方式、中远期交易方式,这都是一种进步。
有业内专家认为,从长远来看,加快建设并大力发展现货交易市场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战略性意义: 首先,“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构建多层次的商品市场体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现货市场、中远期市场和期货市场三个层次,它们互为补充,共同发展。大宗商品中远期市场正是多层次商品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现货、中远期市场可有效提高我国经济运行效率,沟通市场供需关系,通过公开透明的市场价格,提高市场活跃程度和市场影响范围。 其次,真正意义的现货电子交易市场和期货市场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进行实物商品交易的场所,强调物流的转移,后者基本功能则是发现价格和管理风险。因此只有加大对现货市场,特别是大宗商品的现货市场建设,才能支撑我国期货市场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新商所等现货交易市场的一个重要任务,正是为交易所的产品实物交收提供服务。 再次,现货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能够合理引导商品市场发展,有效发挥资源配置功能。此外,通过商品现货交易和指数发布给予市场最准确的信息,进而逐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货交易平台和信息发布中心,有助于实现中国在大宗商品领域定价权和话语权。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由于缺少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体系,使得我国在多种重要大宗商品领域缺乏话语权,“中国价格”难以被国际市场承认,长期处于被动跟风状态。以交易所形式存在的大宗商品市场优势就在于能够形成公开透明的有真实贸易基础的价格,并及时将供需关系传递到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 最后,当前我国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离不开大宗原材料定价与采购平台的支撑。因此,推动批发市场向现货电子交易迈进,组建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场所,既是我国市场形态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市场化、决策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0518号